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 功能,可能會造成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建議開啟瀏覽器 JavaScript 狀態

戴奧辛與重金屬

背景

囿於戴奧辛及重金屬為有害空氣污染物,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如致癌性及身體系統健康危害,本部自民國86年起至103年間,陸續就特定行業別訂定及施行戴奧辛及重金屬排放標準管制,包括廢棄物焚化爐、鋼鐵業電弧爐、煉鋼鐵業燒結工場、集塵灰高溫冶煉設施、鉛二級冶煉及電力設施;後續為持續加強管制,除於「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納入重金屬規範,亦針對其他固定污染源發布「固定污染源戴奧辛排放標準」,歷經近十年,已將全數固定污染源納入管制,已較世界主要國家管制更為完善。

執行現況

戴奧辛及重金屬管理策略,主要經由固定源排放減量,進而降低大氣中戴奧辛及重金屬濃度以保障國民健康,管理措施包括排放特性調查、排放清冊建立及排放標準調整,並透過持續進行環境中空氣品質監測以把關環境中戴奧辛及重金屬濃度,建立國內長期濃度趨勢,以了解管制措施成效並作為精進管理措施之參考依據。

歷經多年管制成效,除重金屬排放量逐年下降外, 推估110年戴奧辛排放量為43.0g I-TEQ/年,與91年之排放量327 g I-TEQ/年相比,削減已超過86%以上,對於降低有害空氣污染物對環境與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有相當大助益。

未來方向與挑戰

我國規劃於2025年達到再生能源佔比20%,生質能及廢棄物所含有之固定碳成分較少,可落實循環經濟善用資源,亦可實質減少碳排放。然而,生質能及廢棄物中含氯量及重金屬含量較高,恐衍生戴奧辛及重金屬汞等持久性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風險,本部期待透過產官學合作共同研發創新技術,以尋求開創可行之有害空氣污染物防制技術,提供國人更好的空氣品質。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