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 功能,可能會造成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建議開啟瀏覽器 JavaScript 狀態
:::
首頁 > 環保主題 > 空氣品質保護規劃 > 空氣品質保護規劃 > 地方環保機關績效執行成果

空氣變好、噪音變少,基隆打造乾淨家園、有愛城市!

空氣變好、噪音變少,基隆打造乾淨家園、有愛城市!

基隆市環境保護局馬仲豪局長(前排左三)及空氣及噪音管理科團隊

為打造健康永續的宜居城市,基隆市113年度全面升級空氣品質與噪音管制,成效亮眼。市府導入智慧科技執法並跨局處協力,從固定污染源查核、餐飲業輔導、加油站與營建工地管理,到移動源多元管制及港區污染管制,全方位守護市民呼吸健康。其中,「公益青年電動機車補助」規模大幅擴大,已累計超過萬名青年響應,加入低碳環保運具行列。電動機車不僅減少碳排放,更因運作時低噪音特性,降低交通噪音污染,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實現綠色交通願景,打造城市永續發展典範。同時,市府也持續優化噪音防制與民生環保祭祀管理,穩健朝向「有愛城市、乾淨家園」的願景邁進。
● 重點成果:
1. 空品持續達標:AQI年平均為47,連續4年空氣品質屬於「綠色良好」等級,PM2.5年均值10.6 μg/m3,近5年皆低於114年啟用之新標準12 μg/m3
2. 加油站逸散管制:協商5年以上未汰換PV閥加油站進行汰舊更新,減少2成油氣逸散。
3. 固定污染源精準稽查:導入CCTV管制與並透過空污費深度查核,查核原物料流向。
4. 港區污染強化管制:船舶排煙不合格率由歷年最高12%降為0%、岸電使用量119.5萬度、減碳約59萬公斤。
5. 柴油車多元管制:以「車種」對象專案管制,納管各項柴油車,標章率80~100%,並創新試辦營建土方車輛管制,標章率從60%提升至90%。
6. 電動機車推動:推動公益青年電動機車,實施全國最優補助,累計超過萬人申請,市占率10%「全國第一」。
7. 營建工地管制:導入空拍機與感測器進行即時監控,並推動科技執法,近3年削減率維持65%以上。
8. 施工機具標章推動:113年共71部全數核發「金級標章」。
9. 噪音車輛強化執法:啟用聲音照相與科技執法,113年加嚴噪音取締,最高罰12,000元。
10. 餐飲集中區輔導:夜市及商圈防制設備設置率80~100%,如基隆好食城、仁三夜市均達標。
11. 友善環保祭祀全面推廣:設置首座紙錢專用爐,且「以善代金」捐款成長124%。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