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度空氣品質維護及改善工作績效成果 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顏幸苑局長(第一排左5)及空氣污染防制科團隊
113年度空氣品質維護及改善工作績效成果
一、空品改善及強化跨區合作
1.空品改善及滿意度提升: 113年空品不良率(AQI>100)12.2%,較112年再降低2 %。另民眾對空品感受滿意度達81.6%創歷年新高。
2.跨空品區合作改善空品:空品不良季節執行南部6縣市跨空品區臭氧八小時事件日應變、聯合稽查等,統計臭氧八小時應變減緩50%事件日。
二、固定污染源管制
1.加強臭氧前趨污染物管制:加嚴設備元件排放標準、前兩大NOx排放源減量、清查船舶業表面塗裝製程,削減氮氧化物209公噸、VOC共30公噸。
2.強化資源循環燃料管理:聯手廢棄物管理及空氣污染防制,清查73家公私場所、輔導6家SRF製造廠、4根次煙道與8件SRF品質抽測。
三、移動污染源管制
1.加碼機車汰舊換新補助:113年汰除老舊機車14,693輛,電動機車總設籍數達21,351輛,為非六都電動機車設籍數第2高縣市。
2.柴油車加強管制:統計113年全縣檢測數達3,686輛;推動柴油車自主管理並取得標章,標章發放數達3,152輛。
3.推動空品維護區,強化移動源管制:本縣已於小琉球、鶴聲國小、仁愛國小劃設空品維護區管制機車,柴油車管制則有屏南工業區空維區。
四、逸散污染源管制
1.農業廢棄物資源循環再利用:持續推動農業廢棄物妥善處理方案,農業廢棄物妥善處理率長期作物達 93%,短期作物更高達99%,皆創歷年新高。
2.紙錢集中燒及紙錢減量:首創「以金代金」,共有18家廟宇配合,年減少金紙達35.64公噸。另紙錢集中燒達1,384公噸創歷年新高。
3.擴大餐飲油煙管制,污染削減量再提升: 本縣列管餐飲業已全裝設防制設備及113年擴大輔導399家裝設防制設備,累計全縣已2,841家完成設置。
4.成立跨單位道路車行揚塵減量聯合專案小組:優化道路洗掃作業及污染改善,全縣A級道路比例乾淨度達98.0%。
五、科技執法精進作為
1.感測器運用強化污染監控:布設500台微型空品感測器,其中100台可偵測NH3與H2S,利用感測器輔助稽查已告發33件,罰鍰金額約283.3萬元。
2.提升疏濬工程洗車台效能:研修設計疏濬工程三段式(即輪胎潤濕、跳動路面及沖洗車輪車體三個單元)洗車台圖說,輔導轄內疏濬業主參採使用。